首頁 >> 產品中心 >> 蒸發結晶裝置 >> 蒸發結晶器 |
蒸發結晶器 |
關鍵詞:蒸發結晶器 結晶器 |
|
|
公司名稱:溫州市華峰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|
![]() |
詳細說明 |
蒸發結晶器操作及其應用 結晶操作特性 結晶是在過飽和溶液中生成新相的過程,涉及固液相平衡。對特定的目標產物及物系,需通過實驗確定合適的結晶操作條件,滿足結晶產品質量要求,提高結晶生產能力,降低過程成本。 結晶操作中的問題 1.過飽和度 增大溶液過飽和度可提高成核速率和生長速率,有利于提高結晶生產能力。 過飽和度過大會出現問題: 1) 成核速率過快,產生大量微小晶體,結晶難以長大; 2) 結晶生長速率過快,影響結晶質量; 3) 結晶器壁容易產生晶垢。 存在*大過飽和度,可保證在較高成核和生長速率的同時,不影響結晶的質量。在不易產生晶垢的過飽和度下進行。 2.溫度 溫度的不同,生成的晶形和結晶水會發生改變,溫度一般控制在較小的溫度范圍內。冷卻結晶時,若降溫速度過快,溶液很快達到較高的過飽和度,生成大量微小晶體,影響結晶產品的質量。溫度*好控制在飽和溫度與過飽和溫度之間。 蒸發結晶時,蒸發速度過快,則溶液的過飽度較大,生成微小晶體,附著在結晶表面,影響結晶產品的質量。蒸發速度應與結晶生長速率相適應,保持溶液的過飽和度一定。工業結晶操作常采用真空絕熱蒸發,不設外部循環加熱裝置,蒸發室內溫度較低,可防止過飽和度的劇烈變化。 3.攪拌與混合 增大攪拌速度可提高成核和生長速率,攪拌速度過快會造成晶體的剪切破碎,影響結晶產品質量。為獲得較好的混合狀態,同時避免結晶的破碎,可采用氣提式混合方式,或利用直徑或葉片較大的攪拌槳,降低槳的轉速。 4.溶劑與pH值 結晶操作采用的溶劑和pH值應使目標溶質的溶解度較低,以提高結晶的收率。溶劑和pH值對晶形有影響。如普魯卡因青霉素在水溶液中的結晶為方形晶體,在醋酸丁酯中的結晶為長棒狀。在設計結晶操作前需實驗確定使結晶晶形較好的溶劑和pH值。 5.晶種 向處于介穩區的過飽和溶液中添加顆粒均勻的晶種。對于溶液粘度較高的物系,晶核很難產生,而在高過飽度下,一旦產生晶核,就會同時出現大量晶核,容易發生聚晶現象,產品質量不易控制。 高粘度物系必須用在介穩區內添加晶種的操作方法。 6.晶漿濃度 晶漿濃度越高,單位體積結晶器中結晶表面積越大,結晶生長速率越快,有利于提高結晶生產速度(產量)。但晶漿濃度過高時,懸浮液的流動性差,混合操作困難。 晶漿濃度應在操作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取*大值。在間歇操作中,晶種的添加量應根據*終結晶產品的大小,滿足晶漿濃度*大的高效生產要求。 7.循環流速 用外部循環式結晶器時,循環流速的設定要合理。 提高循環流速 1)有利于消除設備內的過飽和度分布,使設備內的結晶成核速率及生長速率分布均勻; 2)可增大固液表面傳質系數,提高結晶生長速率; 3)提高換熱效率,抑制換熱器表面晶垢的生成; 循環流速過高會造成結晶的磨損破碎。循環流速應在無結晶磨損破碎的范圍內取較大的值。如果結晶器具備結晶分級功能,循環流速也不宜過高,應保證分級功能的正常發揮。 8.結晶系統的晶垢 結晶器壁及循環系統中產生晶垢,影響結晶過程效率。 防止晶垢或除去晶垢方法: 1)壁內表面采用有機涂料,保持壁面光滑,防止在器壁上的二維成核現象的發生; 2)提高結晶系統中流體流速,使流速分布均勻,消除低流速區; 3)若外循環液體為過飽和溶液,使其中不含有晶種; 4)采用夾套保溫方式防止壁面附近過飽和度過高; 5)增設晶垢鏟除裝置,定期添加溶劑溶解產生的晶垢; 6)蒸發室壁面極易產生晶垢,可采用噴淋溶劑的方式溶解晶垢。 9.共存雜質的影響 結晶的對象是多組分物系,要選擇性結晶目標產物。 如果共存雜質的濃度較低,一般對目標產物的結晶無明顯影響。但如果在結晶操作中雜質含量不斷升高(如采用蒸發式結晶操作時),雜質的積累會嚴重影響目標產物結晶的純度。 結晶操作中需要控制雜質的含量,往往在結晶系統中增設除雜設備。離子交換柱或廢液排 |
|
|
免責聲明: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,該企業負責信息內容的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。干燥設備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。 |
Copyright © 2004-2025 干燥設備網 江蘇東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蘇ICP備05005804號-12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-20110228
![]() |